U. S. D. A. Bur. Pl. Industr. Bull. 248:25. 1912.
≡Myrtus cumini L. Sp. Pl. 1:474. 1753.
乔木,高5-15m。嫩枝圆柱形,干后灰白色,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。叶柄长1-2cm;叶片革质,阔椭圆形至狭椭圆形,长5-13cm,宽3-7cm,基部楔形,边缘全缘,先端圆钝或具短尖,无毛,下面浅灰色,上面光亮,两面密生小腺点,侧脉多而密,纤细,两面明显,脉间相距1-1.2mm,在距叶边缘1-2mm处汇合成一边脉。花序为聚伞圆锥花序,腋生或生于老枝上,有时顶生,长7-11cm,多花;花蕾倒卵形;花有短梗,芳香;被丝托倒圆锥形,长约5mm,顶端截平或有不明显的4萼片;花瓣分离,白色,圆形,光滑,直径约2.5mm;雄蕊多数,长4-5mm。果卵球形、橄榄形至球形,长1-2cm,宽0.5-1cm,无毛,熟时紫红色至黑色,顶端有宿存的花萼。种子1颗。花期:3-5月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(李沛琼90660)、莲塘(李沛琼3155)、东湖公园(王定跃89541),本市各地普遍栽培。
分布: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。栽培或野生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不丹、尼泊尔、泰国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。
用途:常用作行道树和园林绿化树;果实可食。